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2023-07-03

原创 | 新规下林地定级工作之我所思

一、林地定级相关规范制定情况

(1)2021年3月

自然资源部发布《自然资源分等定级通则》(TD/T 1060-2021)、《自然资源价格评估通则》(TD/T 1061-2021),填补了自然资源资产评价评估领域的空白。

(2)2021年11月

中国土地估价师与土地登记代理人协会发布《林地分等定级技术规范》(T/CREVA 3101-2021)、《林地估价技术规范》(T/CREVA 1101-2021),进一步明确林地定级的工作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规范引导自然资源评价评估人员开展相关技术工作。

(3)2022年4-5月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度自然资源评价评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2〕13号)、《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转发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度自然资源评价评估有关工作的通知》(粤自然资利用〔2022〕1274号)和《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园、林、草地分等定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粤自然资函〔2022〕476号)要求统筹加快推进林地定级工作,并要求广东林地定级工作作为省级示范,在分等定级工作中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4)2022年6月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下发《广东省园、林、草地分等定级技术方案》,指导全省林地定级工作,为具体实施单位提供技术指引。

#   小结

按照相关文件部署要求,2022年10月底前由各地级以上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向省自然资源厅提交林地定级成果。为了确保定级成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小编对上述政策文件、通则、技术规范和技术方案进行了全面学习。

二、小编的所思

小编通读通则、技术规范和技术方案,找出与之前农用地定级和基准地价的不同点,如林地定级以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数据库的林地最小单元(小班)为定级单元,细分公益林和商品林并分别定级,同时明确定级因子必须参考《广东省林地分等定级技术方案》中的定级体系指标确定,其中公益林要参考林地分等单元分值的基础上采用修正法定级,级别划分可采用等间距法进行确定。为此,小编结合之前国有农用地和集体农用地定级与基准地价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01按照《广东省林地分等定级技术方案》,林地定级单元是以国土变更调查的现状林地图斑为基础,叠加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数据库的林地最小单元(小班)数据确定的,但是由于两套林地数据成果的应用方向、调查方式与时点不同,导致单个国土变更调查的林地图斑对应多个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数据库的林地图斑(公益林、商品林),在空间叠加上不完全重叠(如下图所示):

由此会引出下面2个问题:

1.如何合理区分界定公益林、商品林图斑?

建议:为便于政府管理和应用,尽量保持国土变更调查的现状林地图斑的完整性,可采用面积占优法判定,即设定当国土变更调查的现状林地图斑落在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数据库中公益林图斑范围内的面积占优时,确定该图斑为公益林,否则为商品林。

2.两套林地数据库叠加-相交后,可能会被切割成多个图斑、细碎图斑等情况,如何合理划分林地定级单元?

建议:(1)当已确定的商品林或公益林图斑与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数据库的林地最小单元(小班)基本吻合或者重叠面积超过一定比例时,则保持原图斑,不再划分定级单元;

(2)当国土变更调查的现状林地图斑被切割为多个图斑时,则考虑结合地形、土壤条件、生态条件等方面的资料,条件相似则合并已切割的图斑,否则就划分为不同图斑;

(3)当切割后出现细碎图斑时,则考虑合并入相邻的原国土变更调查的现状林地图斑。

02在林地定级过程中存在现有资料不能满足定级工作要求的区域或需要对资料进行准确性校核的区域,则需要开展外业补充调查完善数据。但是由于林地一般都是成片生长,特别是偏远的地区会存在面积较大的定级单元,林区内部路网密度低,实地外业查勘难度加大,很难获取准确实地资料,因此,为了减少外业调查的时间成本,需要合理选择、确定外业调查的林地图斑及调查路线。

建议:提前咨询当地的林业部门,了解区域的林地情况,同时通过提取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中“农村道路”、“公路用地”等交通道路的图斑,叠加影像图或遥感图,选择道路可及度较高、林区路网密度相对较大的图斑,综合确定可调查的林地图斑,按照图斑之间远近及相邻性的原则,制定合理的调查路线。

03林地初步划分的级别存在相邻图斑级别差异较大(相差两个级别以上)、级别分布交错等情况,需进一步核实,合理确定级别。

建议:结合实地核查,建议进一步核实相邻图斑的定级因子差异,对不合理的分级进行调整及确定。

结语

林地定级工作是自然资源资产定级价格评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林地基准地价体系建立的基础,通过科学的量化区域内林地质量及划分级别,能够摸清林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分布,促进实现自然资源管理由数量、质量与生态的“三位一体”协调管理的转变,同时可为今后土地合理开发利用、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优化自然资源配置、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林地数量和质量动态监测等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有助于政府制订林地地价管理政策和林地在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林地合理流转过程中的价格管理提供参考,确保林地交易市场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和保障双方利益。

作者:陈雪玉

审核:庄国华